查看原文
其他

杰人观察 | 抓记者  训记者  甘肃为何总和媒体闹别扭?

2016-05-27 陈杰人 大案


今日大案:

【头条】动态丨全国法院代表委员联络工作会议举行: 周强表态自觉接受各界监督,促进司法公正

【二条】杰人观察 | 抓记者  训记者  甘肃为何总和媒体闹别扭?

【三条】声音 丨《法制日报》记者:对雷洋案真相我仍抱有希望

【四条】重磅 · 实战 | 王永杰:刑事辩护的密码



作者:陈杰人 独立时事评论员

来源:杰人观察窗口  jierenguancha1 5月27日

本文经作者授权大案(mycase)发布


今天,在全国的记者朋友圈中,一篇有关甘肃兰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朱建军严厉斥责《西部商报》记者窦文杰的自媒体文章被疯转。据作者窦文杰披露,前不久,兰州下辖的榆中县发生一起公共卫生事件,一些学生受害住院,此事涉及榆中县一长期废弃水泥厂中的危险化学品。5月20日,窦文杰和同事根据线报,前往榆中第一人民医院采访受害的十多名小学生,在那里遭到当地政府官员的阻挠和驱赶。

 

对这些,窦文杰只是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发了一点简短的内容,引发了朋友们的一点关注,也让更多记者知道了那起卫生事件的线索,于是央视前往榆中县做了采访报道。此后,就发生了兰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朱建军把窦文杰召到办公室训斥一通的事情,朱建军认为,窦文杰是给兰州抹了黑,“毁了兰州的形象”。

 

从事情的来龙去脉看,窦文杰显然完全没错。他得到线报去采访受害的小学生,是基于天然的职业责任和对百姓安危的关注;他在采访现场遭到榆中官员的阻挠和驱赶,没有大呼小叫,而只是在朋友圈里抱怨几句,这也是很温和的反应;他在遭受宣传部长训斥时没有发飙,只是默默无闻地忍受,这是他的理性忍让;他把整个过程写出来,也没用太多情绪化用语,仍然体现了他作为一个西部记者的忍辱负重和谦抑精神。

 

而反观那位副部长和榆中县官方的言行,却让人无法理喻。根据政府信息公开要求,一个地方发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导致小学生住院,政府本应及时公开,可榆中官方反其道而行之,不仅不公开,反而压制媒体的正常采访。这样的事情发生后,兰州市委宣传部不仅不从当地政府的管理漏洞找原因,反而责怪披露信息的记者是“抹黑”兰州,毁了兰州的形象。

 

我相信,朱建军哪怕是用脚趾头思考一下也知道,发生公共卫生事件,也无所谓毁兰州形象,因为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决定了各类事故发生的可能风险,而记者的信息披露,就更不是抹黑兰州。为什么朱建军要这么拧着说,这里的原因只有一个——因为记者的报道会暴露当地政府官员管理的失职,所以要说抹黑,唯一的可能是抹黑干部形象。但问题是,就算是黑,那也是失职官员的自黑。

 

如果说,那起卫生事件可能还只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新闻,那么这次朱建军训斥记者,恐怕是一个比卫生事件更让人关注的大新闻。何哉?因为此事根本上而言,涉及到公众的知情权、媒体的监督权、记者的人格权等三大问题。朱建军训斥媒体,表面上只是对记者的人身权构成了损害,但实质上,那是对公众知情权的践踏,对媒体独立报道原则的挑衅。

 

从朱建军训斥记者,“杰人观察”想到了去年发生的甘肃武威抓记者事件。两件事虽然原委和过程各异,但从最本源之因来分析,性质都相同,那就是当代社会条件下,地方政府的宣传和宣传管理过于落后。

 

在武威和兰州官方那里,对于不听话的记者,可能唯一的办法就是打压。但这种办法也许能对付得住一个记者,却绝无可能对付互联网纽带上的整个媒体集群和他们的信息触角。

 

在互联网条件下,随着网络传输和移动终端显示的即时性与互动性,各地看似分散的记者和新闻人,实际上连成了一体。大家虽然天各一方,却又无时不通。武威抓记者、兰州部长骂记者,这些发生在遥远大西北的事例,很快成了全国媒体高度关注的重大公共事件。因为在一个缺乏法律保障和官方尊重的扭曲体制下,广大新闻人只能依赖自身的团结,才能做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配合作战、团结维权。

 

武威和兰州的两起事件,说到底还是地方官员和媒体圈的对抗。而在媒体圈已经彻底互联网化、媒体人的连接已经彻底信息化的社会态势下,如果宣传官员还习惯于过去的作威作福姿态和居高临下的心态,而不遵循政府信息公开原则,不懂得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与媒体相处,那么这些宣传官员,最终不仅无法正面宣传当地,反而会成为随时自黑的隐形炸弹。

 

从抓记者到训记者,这些不断发生的事情,让甘肃不断成为烧烤的对象,也严重损害了甘肃的政治声誉。之所以如此,恐怕和甘肃省有关部门不懂得现代公共政治中宣传和公关工作重要性有关,没有真正配备好宣传人才、培养出宣传方法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甘肃省委要从武威和兰州两起事件中真正汲取教训,迅速调整理念和思路,对全省宣传官员进行一次轮训,并调整那些因循守旧、毫无方法的官员,真正站在时代的高度,打造一支懂得现代行政理念、懂得尊重记者、懂得与公众良性互动的宣传干部队伍。


昨日大案:

【头条】时评丨人民日报两评“公安执法”和“手抄党章”: 舆情为何演变?

【二条】【专稿】中国同志权益大突破:首例同性恋扭转治疗侵权案胜诉

【三条】深度 | 吴敬琏:改革必须要打破党国大公司

【四条】中国法学会关于菲律宾共和国单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的声明



促进
法治
推动
公益
洞悉
法律
品读
大案
大案

长按↑二维码可以关注我哟~!

主编:李轩

主办:中国案例法学研究会

投稿合作: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近期热文《何光沪:现代中国人道德问题的病根在哪里?|共识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